close

內容來自hexun新聞

土壤的污染與農村產業化

南投縣銀行貸款利率計算文/金巖石隻有當農民成為農村產業的經營者時,他們才會構建產供銷一體化的農村產業鏈,以城市為消費市場,把城市居民奉為上帝。不久前,歷時逾8年半的土壤污染調查結果公佈瞭,此項調查覆蓋約630萬平方公裡,結論是:污染超標逾16%,其中耕地污染的超標近20%!社會以農為本,農業以地為本,如威廉·配第所言:土地是財富之母。但是在城市化的進程中,越來越多的居民離開瞭農村,越來越多的重金屬流入瞭土地,尤其是耕地中鎘的含量自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增幅超過50%。長此以往,食品安全問題的嚴重性令人不寒而栗,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或將不再是財富之母,而成為污染之源!和水資源與空氣的污染相比,土壤的污染更具隱蔽性和長期性,所以更難以融資信用貸款缺錢急用哪裡借錢根治。從經濟學的角度看,中國的國土在制度上被區分為“大產權”和“小產權”。在這種兩級土地所有制的安排下,“小產權”的土地被人為地剝奪瞭(或者說是限制瞭)交易權。在財富貨幣化的時代,不能交易的資產由於不能貨幣化而部分喪失瞭財富屬性。人有貧富之別,土地亦有貴賤之分,城市和工業用地為“貴”,農村和農業用地為“賤”,土壤的污染就這樣被漠視瞭。由此推論,中國的土壤污染和農業危機不僅是工業化的後遺癥,而且還受到土地制度的影響。所以,解鈴還須系鈴人,化解土壤污染和農業危機也要從制度改革入手,而出路之一隻能是:農村產業化。居民城市化,農村產業化和土地商品化是城市化的另一個“三位一體”。一傢一戶的農業生產體制和一村一鎮的農村管理體制必然走進歷史,取而代之的將是規模化的農村產業和集約化的土地使用。美國是農業大國,耕地每4年休耕一次,600 多萬農民以四分之三的土地養活瞭中國之外半個世界的人口。按照中國目前的城市化速度與趨勢,當總人口接近15億、其中城市人口近10億人時,糧食供給必然不足。可想而知,一極是城市人口的增長,越來越多的人離開瞭農村和農業;一極是土地肥力下降,越來越多的土地荒蕪或污染,目前已經失衡的糧食供求狀態勢必進一步失衡。在一傢一戶的農業生產體制中,耕地的命運也會“劣幣驅逐良幣”:隻要其中一傢使用劣質化肥,傢傢都會追隨仿效。讓被歧視的農民為城裡人生產糧食,他們不主動下毒就算有良心瞭,何談根治土壤的污染!發達國傢幾乎都是通過長期的農業補貼才完成瞭農村土地的集中,進而實現瞭產業化的集約經營。發達國傢的實踐證明:隻有當農民成為農村產業的經營者時,他們才會構建產供銷一體化的農村產業鏈,以城市為消費市場,把城市居民奉為上帝。農村產業化以土地商品化為前提,所以農業用地無論是“流轉”還是“交易”,本質上都是讓耕地獲得可公平交易的屬性。有瞭政府的農業補貼政策,再有市場的農村土地交易,耕地會在流通中自發集中,土壤會在交易中按質論價,土壤的污染才能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得以根治。面對日趨嚴重的土壤污染,人們會本能地依賴政府的有形之手,以為隻要有政府的重視和監督就能化解農業危機。而事實上,土壤污染和農業危機也有深刻的制度原因,但凡人貧地“賤”之處,幾乎必然藏污納垢!所以農村產業化的道路可一舉三得:其一是農村以產業定位,方能與城市和工業平起平坐;其二是農業以市場定位,讓土地商品化的機制去改良土壤;其三是消滅傳統農民,讓農村產業的經營者脫穎而出。

新聞來源http://news.hexun.com/2014-04-28/164317644.html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layton75 的頭像
    clayton75

    clayton75的部落格

    clayton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